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农村金融研究所» 金融要闻

罗剑朝 王曙光 马九杰:农村金融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作者:张帆   信息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7-03-13

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当今,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正在进入快车道,一个产权多样化、规模多层次、多类型、可持续、广覆盖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推动形成适度竞争局面

“中国农村金融正迎来战略机遇期。未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必然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层次市场共同构建、多元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共同支撑的体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曙光认为,中国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农村金融的需求日益旺盛和多元化。他表示,基层的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村镇银行、农信社、农商行和农合行,以及大型金融机构农行和邮储等,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个新谱系。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微型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版权所有 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教授罗剑朝认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可以直接推动社会资源要素流向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事关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要从政治的高度、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思考“三农”问题,建设更加开放、便利的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低收入群体。

当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适度竞争局面还没有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马九杰认为,推进普惠金融,农村是重点难点。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也是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他进一步解释,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和运用可以帮助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物质资本积累能力、投资能力、土地及相关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同时提升农村农业创新能力。

“系好安全带”发展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深化和发展进入黄金时代,作为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推手,如何管控金融风险成为重要的议题。

王曙光建议,农村银行业应该更加注重稳健发展,注重风险的防控,采取“瘦身”策略,尽快从高风险领域脱身出来,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聚焦到一些风险可控且有把握的行业上。要高度注意政府债务平台的风险,注意房地产等领域的系统风险,系好“安全带”。农村金融机构要避免垒大户,要注重微型业务的发展和创新,夯实自身发展根基。他还强调,各地政府要加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为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资产质量打下好的基础。

马九杰表示,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普惠金融的战略规划、实施计划、具体举措进行监督考核,完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他认为,要进一步创新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征信体系,控制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和传导。

农村金融风险的管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罗剑朝认为,需要从顶层设计上着手,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包括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协调发展和相互配合的完整的战略规划、执行计划、实施措施和监督考核制度。要结合地区以及各种金融机构的特点,探索农村金融市场和功能的完善及制度规范创新。

金融体系建设兼顾效率和公平

在罗剑朝看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如何兼顾效率和公平是应当关注的重点之一。要从农民自身的资产中去寻找符合银行贷款安全性、流动性等专有特点的抵押品,走出一条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双赢之路。他认为,农村普惠金融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包括业务行为市场化、产品定价市场化、服务手段市场化、营运管理市场化,通过市场化运行,实现金融服务社会效益最大化。

“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文化创新,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王曙光认为,只有从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广远的维度去理解农村金融深化的历史进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农村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和未来趋势。在国家层面,在战略高度上,要极为重视扶持微型金融发展,尤其是支持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支持边境民族地区金融发展,鼓励金融资源的跨区域配置,使实体经济得到更多发展。鼓励跨区域的资源整合,鼓励区域内的农村金融机构抱团发展,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他表示,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产业链金融、土地金融创新力度,针对当地的产业经济情况、各类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开发有针对性、可操作的金融产品,最大化满足当地的金融诉求。

马九杰认为,必须夯实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与支付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村金融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可以降低金融服务中信息收集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信贷服务供给。在他看来,发展无分支网点银行业务是实现金融普惠的重要手段。而所谓无分支网点银行,就是不再依赖传统银行网点的金融服务传送渠道策略,一方面,无分支网点银行能够拓宽金融服务的渠道宽度;另一方面,无分支网点银行策略可能作为与传统银行网点相互独立的渠道,完全替代、摒弃基于物理网点的金融服务传送模式。

原文链接:http://orig.cssn.cn/sf/bwsf_lllwz/201702/t20170224_3428654.shtml

编辑:梁虎

0